太上李老君  


元明清水陸畫淺說(二) 


二 現存水陸壁畫的基本情況


現存元、明、清三代水陸壁畫,主要保存于山西、河北兩省,由南到北由西到東分佈於18個寺廟當中。其中的代表主要有元代的青龍寺,明代的廣勝上寺、資壽寺、雲林寺、公主寺、永安寺、昭化寺、故城寺、毗盧寺,清代的東文殊寺、覺山寺、重泰寺、圓智寺、淨信寺、興佛寺、南吉祥寺、不二寺、聖壽寺。


這些壁畫大都分為120組人物。構圖以佛為中心,周圍是菩薩、羅漢、諸天星宿、山神龍王、天曹地府、往古帝王百官等。佈局形式有向四周層層展開和上下分層分組鋪開兩種,一般是採用東西對應的畫法。以下就青龍寺、公主寺、毗盧寺、永安寺、重泰寺、故城寺、昭化寺的水陸壁畫作簡要介紹。


()青龍寺水陸壁畫


山西稷山青龍寺創建于唐高宗龍朔二年(662),翌年敕號青龍。現存建築經元、明、清多次重修,面積約6090餘平方米。前院正南為山門,東為羅漢殿,西為十王殿,正北為天王殿。後院南殿為腰殿,腰殿東為祖師殿。北殿為大殿,大殿東為伽藍殿,西為護法殿。腰殿和大量均為三開間,單簷懸山式屋頂。


大殿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東壁(佛說法圖》中為釋迦牟尼結跏趺坐於蓮台,座側迦葉、阿難二弟子侍立,左右為文殊、普賢二菩薩結跏趺坐像:佛像頭光兩側為供養飛天,兩隅有護法金剛和聽法的天帝等。西壁《彌勒變》繪彌勒佛半跏像,座前二菩薩侍立,兩側為二菩薩半跏像,佛頭光兩側繪有迦陵頻伽供養像。下方兩側是國王和王妃剃度圖,西南隅為侍者和供養人:南壁窗檻上有題記:“畫殿一所……歲在己醜仲春中旬九日工畢。河津縣待詔劉鼎新”。可知壁畫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補繪或重裝的。補繪者,西壁為萬泉縣郭思齊,東壁為河津縣劉鼎新。西壁南端一小塊,墨彩古樸,仍為元人手筆。


腰殿(水陸殿)壁畫尚大部保存。四壁畫僧徒禮三界諸佛、普度幽冥水陸道場。南壁佛龕高332米,寬36米。扇面牆背面繪42尊菩薩,各持法器結跏趺坐仰蓮臺上,背光兩側各繪五小坐佛,中部左右各畫天王一尊,下部左為婆藪仙,右為吉祥天。兩側壁高3米多,寬734米。東西兩壁,高5米左右,寬75米。北壁兩側壁高約3米,寬688米。合計壁畫面積約130平方米,人物300多,畫像人物高不及1米。


四壁構圖各不相同,畫面上下堂神祗之結構,不受一定的制約,可說是一種元明過渡期的構圖形式。到明代,水陸壁畫之構圖進一步發展,在毗盧寺後殿則出現較規整的構圖形式。


北壁西側繪陰曹地府,右上角有題記:  “繪畫水陸大殿壹座黠惠庵體自然行道師圓朗孤月銘澄助緣男萬泉縣趙普寧”,門旁畫供養人二,題“功德主黠惠庵”。在北壁東側畫六道輪回,門旁供養像題:  “功德主體自然”。


腰殿壁畫各部分神祗的名稱,皆寫在長力‘形墨框裏,有的其旁附加小字,寫上施主的住址及名字,這些水陸壁畫大都是私人集資所繪。全部天神地祗共約300多身。在北壁東側左上角有題記:“絳陽石村丹青劉士通繪畫水陸大殿壹座,長男劉存德、次男劉存讓、門仁楊,大明丙成年孟夏漸熱月乙酉日工畢”。在伽藍殿內簷栱眼壁東端有智黠供養像,西端繪二供養人,上有元至正五年(1345)題記。腰殿脊搏下木版書有“榯()大元國至元二年(1336)  。從腰殿建築和壁畫風格以及相關紀年考察,全殿壁畫當為黠惠庵作於元至元年間。  “大明丙戌年”是永樂四年(1406)劉士通補繪時間。


()毗盧寺水陸壁畫


毗盧寺位於河北石家莊西北郊13公里處上京村,初建于唐天寶年間(742755),據重修的碑文記載,宋、元、明、清歷代均曾重修,其中比較重要的兩次,一在元至正二年(1342),一在明弘治八年(1495)


碑陰首記載,此寺屬佛教“臨濟宗”。據明嘉靖己未十四年(1535)重修碑,自弘治八年(11495)至嘉靖十四年(1535),不僅整修,而且擴建,奠定了今日的規模。


建築的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山門)、釋迦殿(前殿)和毗盧殿(後殿)。釋迦殿和毗盧殿都繪有壁畫。釋迦殿在前,殿中塑釋迦坐像一尊,四壁繪壁畫,其面積達83平方米,內容以佛教故事和民間神話為題材,損毀情形較嚴重;毗盧殿在後,是寺內正殿,為元至正二年(1342)重建。殿中塑毗盧佛像,兩側有二石刻香花菩薩,扇面牆上繪二護法金剛,背面繪大幅背座觀音像。四壁滿繪壁畫,面積共130平方米,保存情況良好。分成120組,每組旁有名號題記,共畫有500多位不同的形象。


構圖分上、中、下三層,下層神像高約一米,描繪較細;中上層依次減小,多為大半身。壁畫構圖嚴謹宏偉,人物主次分明,相互呼應。


毗盧殿壁畫有佛教《梵王帝釋圖》、  《八大明王》、《十七護神》等,與道教《朝元圖》、  《天蓬黑煞玄武火鈴》、  《遊變神鬼》、  《都官土地》等畫中的人物重新組合,形成了一個極為龐雜的宗教畫體系。由於全圖保存基本完整,也有榜題,因此具有重要宗教價值和藝術價值。毗盧寺水陸壁畫的構圖,不同于永樂宮壁畫的行列式。毗盧寺是在同一牆壁上,同時運用幾種不同的構圖,形成一種很繁複的構圖形式。


()永安寺水陸壁畫


永安寺位於山西渾源縣境內東北鼓樓北巷,始建于金代,後殿遭火毀。元初本縣人高定主持重建,清代乾隆時期又重修一次。現存山門、中殿、正殿及東西廂房。正殿名傳法正宗殿,實為永安寺的主殿,此殿保留了元代建築風格。


  正殿佛壇上曾塑有三尊大佛,正中趺坐毗盧佛,兩旁有阿難、迦葉。梁上曾有懸塑仕女像,但均已圮。殿內後壁和兩面山牆上,繪水陸畫一堂,壁畫面積總達170平方米,畫佛、菩薩、天眾、阿修羅、大羅刹、十大明王、五方諸帝、太乙諸神、日月天子、王宮聖母、十二星辰、四宮天神、金木水火土星君、往古帝王、後妃宮女、忠臣良將、女冠古儒等882個人物像。氣勢宏偉,人物密集,是明代壁畫中的佳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永安寺置造供器記》載:  “丙辰(1676)之歲殿宇重墍,畫工攄誠繪壁協力,冥陽水陸諸神悉備,金壁輝煌,焚香引氣,修設道場,年逢夏四祀。”壁畫是在清康熙年補繪的。


殿后壁繪十大明王,高約3米,長206米。明王面相怪異,形象高大。畫技頗具元代風格,形象刻畫細緻,表情栩栩如生。東壁及東梢間內繪各種神像474身,高3米,長18米。畫分三層,上層是天界四方天王和日、月、金、木、水、火、土諸星君;中層是天干、地支、二十八宿及北斗諸星君;下層是人間帝王宮妃、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僧尼道姑以及賢儒烈女、孝子賢孫等。西壁及西梢間內繪各種神像373身,面積與東壁相同,亦分三層:上層是五嶽大帝、四海龍王及五湖百川、風、雨、雷、電諸龍神像;中層是十殿閻君及地府諸官;下層是十八層地獄及人間各種慘死的眾鬼。殿內壁畫色澤絢麗,筆力遒勁,為明代繪畫中的精品。


()公主寺水陸壁畫


公主寺在繁峙縣南10公里的公主村,  (繁峙縣誌)卷之二載:  “後魏誠信公主建。唐末唯德禪師重修。”大雄寶殿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四壁除前簷明間隔扇門外,皆繪有水陸畫,建築與壁畫均為明代作品。壁畫內容為儒、釋、道三教神祗及歷史人物,可分成90多個組.旁有題記。神祗名目中,可見明王、天藏菩薩、天龍八部、大梵天主、四大天王、羅漢、日宮天子、北斗星君眾、城隍五道、九曜星君眾、往古孝子順孫眾等,總面積達9899平方米。


()重泰寺水陸壁畫


重泰寺位於蔚縣城西北10公里的湧泉莊鄉閻家寨村,在兩水環抱的高崗之上。該寺始建於遼代,明弘治九年(1496)真慧和尚改建,名為三聖寺。嘉靖九年(1530)山西潞城王賜名重泰寺,清光緒時曾叫羅漢寺。寺院占地面積13100平方米,建築坐北朝南,前後五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彌勒殿、千佛殿、水陸殿、釋迦殿、三教樓、後禪房,兩側建有鐘鼓樓,二郎廟,關帝廟,羅漢殿,閻王殿,藏經閣和東西配房。寺院建築格局完整,多為硬山布瓦頂,主要建築簷部用一鬥三升斗拱。殿堂中塑像基本無存,但各殿堂壁畫大部分保留至今。


在千佛殿後,寺院正中是水陸殿。殿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硬山頂。殿內四壁畫有完整的水陸畫一堂,計畫面122組。繪畫時代當在清朝康乾之間,人物極具戲曲形式,屬於民間畫法,繪畫技法採用瀝粉貼金。每組人物以幡引領,環繞在彩雲之中,分別朝向北方佛祖之處,與永安寺水陸壁畫極為接近,可稱一脈相承。


()故城寺水陸壁畫


故城寺今稱心佛寺,舊屬山西大同府。寺廟位於大固城村東裏許,只保存大雄寶殿建築一座,殿內塑像無存,唯有水陸壁畫一堂保留完好。


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懸山琉璃瓦頂。由正樑墨書題記知:寺廟建成於明正德二年(1507)丁卯季秋,為賈家六人、範氏九人舍地而建。東西南北四壁瀝粉貼金繪水陸畫12)組,構圖上有與永安寺和重泰寺相近,技法上似乎是把卷軸水陸畫繪到了牆壁上。這堂壁畫由大雲町、幹子村、北門子、石家莊、九宮口、本城、本村7200余位功德主供養,他們當中以女性居多。另有錢鋪、肉房、缸房、瑞和永及永信成等商號參與。壁畫從北壁起首向、東西、南壁依次展開,繪十大明王、諸天梵王、日月星宿、五嶽大帝、四海龍王、道教祖師、天曹地府、各司判官、往古帝王將相士紳各色人等。


()昭化寺水陸壁畫


昭化寺坐落在懷安縣懷安城鎮的西大街上,懷安城為原懷安縣衙署所在地。寺院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始建,初名永慶禪寺,為民間祝壽道場,後因年久失修幾近荒廢。明正統元年(1436)重新修復,歷時八年完成,明英宗賜寺名“昭化寺”,以後各代屢有維修。現存主要建築均為明代所建。


該寺坐北朝南,占地3600餘平方米,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組成,系按標準的漢式“七堂伽藍”式建造。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簷廡殿頂;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簷歇山頂;後殿,又稱三大士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布瓦懸山頂;大雄寶殿居三殿之中,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琉璃瓦頂,為寺院主要建築,採用了減柱法,縱向構架採用大額式,橫向梁架為平梁對前後乳袱,簷部用五踩斗拱。


殿內東西南北四壁繪有水陸壁畫,內容涉及儒、釋、道三教諸神及人間帝、後、百官、三教九流等,同時還有地獄餓鬼等眾。共有64組畫面,面積100多平方米,壁畫牆面上存有繪者楷書題記“時大明嘉靖四十一年歲在壬戍冬十月初十日吉時謹志,畫工匠人任朝相”。壁畫人物眾多,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繼承丁唐以來寺院壁畫的榜題形式,把單幅畫面內容用水卷雲聯繫起來,畫與畫之間祥雲繚繞,將每幅畫面連為整體,使壁畫有了內在聯繫。壁畫中人物比例勻稱,神態逼真,線條流暢秀麗,虛實有度,從畫風等處看粉本當出自宋代,其繪畫水平是保存下來的水陸壁畫中難得的上品。


宗教畫的主要形式是壁畫,它與卷軸畫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壁畫是建築的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尺度。人們在實地觀賞壁畫時,往往被巨大的幅面所“包圍”,因而感到置身在整個建築的空間裏。壁畫構圖設計與建築環境有著直接關係,善於處理整個畫面構圖與建築的空間關係,才能使壁畫的內容密切地和寺院的功能相融合在一起。水陸畫龐大的宗教神祗隊伍巧妙地安排在牆壁上,使觀者感到一種莊嚴、生動的神秘之感。


畫面上人物眾多,千姿百態。畫家在描繪形象時很注意奇、偶的關係,奇即單數,偶即雙數。繪畫人常畫三人或五人為一組,亦或四人和六人為一組,獨立城小畫面,構成有主有次,變化多端,避免呆板。為了突出主體形象,以螺旋形的祥雲分隔各組畫面,也有助於烘托主題,使情節生動,層次分明。


畫工將人物很巧妙地安置在四壁上,形成較完整的上下堂神祗的佈局形式,從此更發展到後來內堂卷軸水陸畫的上下堂佈置方式。殿堂的四壁空間,以北門和南門為中軸線,分成兩個部分,左右對稱。北壁東側、東壁和南壁東側的人物轉身方向一致;北壁西側、西壁和南壁西側的人物轉身方向一致。這種構圖形式,要注意與其相鄰的左右兩面牆壁畫的構圖關係,使畫面在視覺上起橫向空間延伸的作用,給人以平靜、遼闊的感覺。當時的畫工們運用高度的橫向構圖技法,形成上下堂十方世界的結構圖式。由於水陸壁畫大多是繪在大雄寶殿當中,故此部分上堂的佛、菩薩、聲聞、圓覺就由殿堂中的塑像替代不再重複畫出,而上堂的內容就只有十大明王和諸天了,如永安寺、.故城寺、重泰寺等。也有將佛安排在東西牆壁正中或上方,左右再對稱畫以菩薩、聲聞、圓覺,如公主寺、青龍寺等。還有一些是將佛安排在北壁東西兩壁的正中,然後左右對稱畫菩薩、諸天、明王,如昭化寺、雲林寺等。但無論是如何佈置,北壁都是上堂的內容,南壁都是下堂的內容。



(中國佛教文化資訊中心提供  /黃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思名佛畫教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